李漓与阿格妮坐在宴会桌的主位,他一手搭在雕花椅背上,姿态从容而威严;阿格妮挺着孕肚,靠在铺着紫色软垫的座椅上,手持一根鎏金小叉,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叮响。她环视全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朝侍从挥手示意上酒。一名侍女捧着雕花青铜壶上前,深红的葡萄酒缓缓倒入高脚杯中,酒液在烛光下泛着血红的光泽,引来宾客们一阵低声赞叹。
宴会正式开始,阿格妮起身,长袍曳地,金色百合花纹在烛光下闪耀。她端起酒杯,声音清亮而庄重:“诸位,今夜我们共聚于此,既为欢迎大公殿下归来,亦为庆祝卡罗米尔在这片土地上的新生。此地虽远离君士坦丁堡的辉煌,却承袭了罗马帝国的血脉与荣光。我敬诸位一杯,愿卡罗米尔如罗马之余晖,繁荣不息,愿大公殿下与我共守这片疆土!”她说完,轻轻抿了一口酒,随后将杯子递给侍女,优雅落座,眼底闪过一丝得意。
李漓听罢,注意到阿格妮的言谈之中似乎可以忽略了安托利亚,于是朗声一笑,举杯回应:“阿格妮说得好,卡罗米尔确有君士坦丁堡的风骨,但也有着与安托利亚割舍不断的情怀。我也敬诸位一杯,愿我们秉承安托利亚之志,共创未来。”他一饮而尽,杯底朝天,引来一阵掌声。宾客们纷纷举杯,杯盏碰撞的清脆声响彻大厅,气氛热烈而肃穆。
然而,在这庄严的表象之下,一种微妙的气息悄然流淌。阿格妮的言辞处处透着对卡罗米尔独立性的彰显——“拜占庭的血脉与荣光”“共守这片疆土”而非“归于大公”。她安排的宴会,从菜肴到装饰,无不体现拜占庭的遗风:桌上摆放的鹰嘴豆汤与蜜渍无花果是东罗马宫廷的传统佳肴,乐师演奏的曲调带有希腊风笛的悠扬,甚至连侍从的长袍都采用了拜占庭的紫金配色,而非安托利亚朝廷的惯常风格。
伯里克利和加布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