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
“士农工商,太祖钦定,依着你的意思,我大明朝天子帝王的丰功伟业,还要靠着商贾们来完成吗?”
“难不成,日后还要将商贾放在工农前面吗?”
“这些时间,你在读什么书……能够让你得出这个结论来……”
果不其然,海瑞变脸了。
孙承宗又得到了一番训斥。
虽然得了训斥,可孙承宗还是恭敬回话。
“岳父大人,小婿最近在读左传……”
海瑞一听孙承宗说在读左传,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左氏春秋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我且问你,是其中哪一节哪一段让你得出这般离经叛道的结论,竟觉得商贾能与工农相提并论,甚至关乎天子帝王的丰功伟业?”
孙承宗不慌不忙,恭敬地欠身行礼,而后沉稳说道:“岳父大人容禀,小婿读左传,其中‘郑商人弦高犒师’一事,令小婿感触颇深……”
“郑国商人弦高,偶遇秦国来袭之师,他虽一介商贾,却心怀家国。以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假称郑国早已知晓秦军来袭,做好防备,以此智计退秦师,保全了郑国,此一事,足见商贾虽处末流,却也能在关键时刻,凭借其独特的能力,为国家社稷立下大功。”
海瑞面色稍缓,但仍一脸严肃,冷哼一声道:“一个弦高,不过是个例,怎能以偏概全……”
孙承宗接着说道:“岳父大人,还有‘卫文公大布之衣’的典故。卫文公复国后,重视百工,发展商业,与四方通商,短短数年,卫国国力大增。可见,商业并非毫无用处,只要善加引导,与农工相辅相成,便能助力国家兴盛……”
“再者,左传中记载各国往来,贸易互通,实乃常态。这说明商贾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发展中,确实有用啊……”
“小婿所说,可没有半点想要将商贾放在农工之前啊……只是,只是相辅相成罢了……”
听完孙承宗的话后,海瑞的气也消了些:“你所言虽有些道理,但商贾逐利,向来奸诈,不可不防。经略西域,首要还是保我大明疆土,护我百姓安宁,切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