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婉晴微笑着说道:“都是需要郑公子安排,我们只是从旁辅助而已。此次能与周国合作,是商国之幸,也是我之幸。诸多事务,还需仰仗郑公子的智慧与谋略。”
三人又就登基大典的细节、治理闽国的具体事务等,讨论了许久。从官员的具体职责分配,到训练士兵的日常作息安排;从祭祀仪式上的祭品选择,到出兵路线的规划,事无巨细,皆进行了深入探讨。直到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出三人忙碌而专注的身影,沐婉晴才起身告辞,回寝宫处理政务。
沐天临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郑公子,晴儿这孩子,自小就聪慧过人,只是身为女子,在这朝堂之上,多有不易。若能与你联姻,我这心里,也能踏实些。”
郑云楚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若联姻之事能成,云楚定会竭尽全力护长公主周全,也会为商周两国的友好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沐天临拍了拍郑云楚的肩膀,“好,好啊。郑公子,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这几日,还得辛苦你与晴儿,把各项事务都安排妥当。”
郑云楚告辞后,回到驿站。他坐在桌前,提笔给周国的几位妻子写了封信,详细说明了在商国的情况以及联姻之事。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几位妻子的思念,也坦诚地告知了自己的想法。写完信后,他又给周国的军需部门和吏部写了公文,催促他们尽快落实治理闽国所需的兵器、粮草和官员调配事宜。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云楚和沐婉晴频繁会面,与礼部官员商讨登基大典的细节,与兵部官员规划军事行动,与户部官员核算物资筹备情况。朝堂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和瓜分闽国的计划而忙碌着。
很快,十日过去了。周国的回信终于到了。郑云楚怀着忐忑的心情,拆开信件。信中,周武自然是对他在商国的行动表示赞赏,同意他与沐婉晴的联姻提议。同时,军需部门和吏部也传来消息,兵器、粮草正在加急调配,选派的官员也已踏上前往商国的路途,同时收到的还有上官苏柒等人的信件,除了表达思念之情外,自然也是同意联姻之事。
郑云楚拿着信件,匆匆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