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要去做,这两天他一有时间都拿着城里带来的书看,一方面在回忆和记录有哪些适合投稿的作品,一方面也在加强人设。
在村民面前树立劳动之余不忘学习的形象,为以后他发表作品做铺垫。
而且马上72小时就要到了,看着脑海中,系统显示的进度条,赵东川内心非常激动,这两天心心念念的系统,进度条终于马上就要到100了,就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娘子,真是让人心痒难耐。
这天下午赵东川跟孙少安请了假,说了明天要去趟县城的事,要给家里通个信(原主来了村里就没写过信回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投稿,同时为了可以找个机会出去看看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来了这几天不是在上工干活,就是在家整理屋里,打扫等。
之前这窑里乱七八糟的,看着就不顺眼,可以破,但是不能脏乱,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青年,赵东川基本的审美要求还是有的,原来的环境他实在看不下去,不管在哪里,保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都可以让人身心愉悦。
第二天一早,赵东川5点多就起床了,洗漱完了之后就直奔大队书记“田福堂”家。
田福堂是村书记,家里光景好,有一部永久牌自行车,他平时去米家镇,或者县城办事都会骑着车去。
双水村距离县城约莫35公里的路,走路要6-7个小时,这个年代都是土路,坑坑洼洼,走路要走半天,骑自行车可以省力省时,自行车也是当时富裕人家的标志。
赵东川之前分配到这的时候,是县里的知青安置办的马主任用卡车拉着十几号知青下分到县里所辖的公社,赵东川是被安排到石圪节公社,社里又安排田福堂来接收安置(这个时候的知青别的省份已经安置的差不多了)。
来双水村的第一天还是田书记招待的他的呢,吃了一顿当时觉得一般,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绝对是美餐的白面馍馍。
田书记是个精明的人物,说话办事很有一套,在为村里集体争取利益的时候也很下死力,虽然村里也有不忿他的,但总体来说还是他来当这个村书记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