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契科夫有些无奈地说道:“小司令,咱们招兵的条件太严了!要是稍微放宽松一点,现在的人数能翻上一番。”
杨解放断然道:“条件不能降!我虽然想要招更多的人,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你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了,应该了解我的性格——宁缺毋滥!”
耶契科夫又道:“能不能把年龄稍微放大一点?现在的年龄是十八到三十岁。要是把年龄放大到四十岁,人数能增加一半。他们只是年龄稍大一点,不是素质不行。而且,有些年纪偏大的人,曾参加过国内战争,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杨解放稍微想了一下,说道:“允许你把年龄放大到三十五岁。这样还能干几年,到了四十岁,就必须退伍。至于你说的那些有丰富经验的老兵,我可以外聘他们来充当教官。参军就不必了。”
耶契科夫应道:“是。多谢小司令!”很多哥萨克骑兵除了在军队服役就没别的谋生手段。要是没有军队供养他们,那就只能去抢了。
杨解放追问道:“这些人可靠吗?”
耶契科夫有些不解,疑惑地望着杨解放。杨解放解释道:“如果我让他们返回苏俄境内,他们是否会背叛我们,转身投靠苏俄?”
耶契科夫断然道:“我们这些人就是为赤党不容,才背井离乡来到中国的。我们对赤党政府充满了恨意,岂会投靠他们?年纪小的人没经历过苦难,恨意会小些;越是年纪大的人恨意也就越大。”
杨解放道:“那好!你帮我挑选一批绝对可靠的人,我要将他们送回苏俄境内,去替我打探消息!”
耶契科夫当然知道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也知道杨解放极为重视情报的收集。而且,他还知道,杨解放想要收复外蒙古,难免与苏俄发生冲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正是杨解放的本色。他当即应道:“是。招人的事我可以做。但做情报工作,我不擅长,还得另外安排人来负责!”
杨解放道:“你只管找人,找到绝对可靠的人。剩下的事交给初十五来办!我会让他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