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待九州工业和通用电气,按照既定的收购业务,出资购买相应的业务。
陈飞和韦尔奇作为久经商场的巨头人物,自然深知其中的门道。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高盛此次出手收购 rca 公司的股份,背后肯定隐藏着猫腻。
恐怕实际的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布兰登所报出25 亿美元,高盛必定会在中间赚取巨额的差价。
面对这样明显的内情,陈飞和韦尔奇却默契地选择了保持沉默,谁也没有去揭穿这个秘密。
对他们来说,能够以 25 亿美元的价格,顺利拿下 rca 已经算得上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即使高盛在这笔交易中获利颇丰,但那也是人家,凭借自身的手段和能力挣来的钱,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
再者说,如果换作是他们亲自出马去收购 rca,不仅最终的成交价未必会低于 25 亿美元,而且所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势必会更多。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他们决定暂时不去计较这些细节,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推动后续的合作进程上。
事实上,情况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高盛对于此次行动,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就在他们三方正式签署合同后的第二天,高盛便迅速地拿出了一个空壳公司。
仅仅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这家空壳公司,便将 rca 各大股东手中的股份尽收囊中。
这些被收购的股份累加起来,竟然占据了 rca 总股本的整整 80之多!
紧接着,高盛以这家空壳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了私有化退市的申请。
高盛在此之前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所有的步骤都显得有条不紊、水到渠成。
仅仅只用了两天的时间,私有化退市申请流程,就被高盛轻松突破,成功获得了批准。
很明显,高盛在背后一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打通各个关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照他们预设的剧本发展。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