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是柯尼塞格regera和布加迪凯龙super sport的水平。
300-400km/h是法拉利拉法的水平。
如此功率之下的扭矩零百加速恐怕能到2秒以内,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
以上哪个车不是两百万以上?
对标这些车子造出来的,一定是妥妥的性能车。
如果单纯比数据,那这台车一定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关键是!
这可能吗?
只亏三四万,就能造出这种车子?
沈欣觉得这个饼夹生,连忙从幻想中跳了出来。
“陈总,以上你说的这些硬件,怎么可能把成本控制在35万以内?”
陈晨解释道:“这就是老生常谈了,只要是工业品,销量升高,成本下降,如果卖的足够多,这辆车的成本有可能为0。”
“道理我懂,但这毕竟是车子啊!”
工业品的成本和产量成反比。
这套公式在基础工业品领域是铁的法则。
比如有些做钉子螺栓的,真可以做到产品零成本。
问题是。
咱聊的是汽车工业!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整个体系中最复杂的工业品。
这可能吗?
销量再高,能高到哪里去?
全国人手一辆?
你敢想我不敢看。
十几亿台零百加速两秒内的超级猛兽,那马路不得跟高铁线一样?
陈晨一如既往的平静:“当然,你让我把成本压到0成本,属于天方夜谭,但销售初期,每辆车的成本控制在30万刚出头,我有把握。”
沈欣不信:“凭什么?这些技术可都是那些车企梦寐以求的尖端技术,你就能搞成白菜价吗?”
“凭我是晨盾,晨盾最擅长的就是做白菜价的东西。”
“……”
陈晨一言,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这个逼装他们一脸,他们还没法反驳。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晨盾搞碳纤维,碳纤维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