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在那里没几天,下面大臣居然开始上奏,让曲飒选夫。
曲飒简直了、、、
不是都用了忠心符了吗?
怎么不想和自己同步呢。
非但如此,有时候有什么政令,他们要是不同意的话,还是会和自己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好吧,曲飒只好说:“朕刚登基,时日尚短,周边几个国家刚刚收回大秦,还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任重道远啊。
还有,蒙古也在虎视眈眈,所以,众位还是把精力放在怎样和蒙古和平相处上吧。”
在曲飒的坚持下,大臣们暂时放弃了劝曲飒选皇夫的事。
曲飒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她开始着手于文化方面的改革。
她让印刷厂大量印刷各类书籍,不仅有启蒙读物,还有关于科学知识、农业技术以及她记忆中的现代思想理念。
她打算在学校推行全新的教育体系,不管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孩子,都要接受统一的教育。
同时,科考试题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
所以,黄药师到底还是被曲飒放在了教育部。
科举改革这一举措遭到了许多保守派的反对,但曲飒毫不在意。
她拿出自己的威严,强行推进此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孩子们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
这片土地在曲飒的治理下变得繁荣昌盛,科技与文化蓬勃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旧有的观念。
曲飒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奇特的国度正在朝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前进。而她,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传奇人物,被后世不断传颂。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一日,探子来报,蒙古集结了大批兵力,似有南下之意。
曲飒听闻,眉头紧锁,心想,到底是来了。
她深知蒙古铁骑的厉害。
曲飒迅速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有人提议加固城墙,囤积粮草;也有人建议主动出击,趁其未稳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