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悉和云霁也有点近乡情怯,牵挂家中的亲人,也担心京城有什么变故。当然最担心的还是云霖,他们一走就是一年多,中途也就只在第一批商船返回大明的时候捎了封信回去,距今也有一年时间了,一年时间杳无音信,云霖那孩子心思敏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漕船过了黄河,天气越来越冷,整个北方如今是天寒地冻,运河河面都结了冰,幸亏运河一直都有漕船过往,还有专人负责清理冰块,船能正常行驶,但行船速度肯定会受影响。
天气严寒,船上空间又狭窄,除了烤火,也没有别的事可干。
好在漕船行进状态比较平稳,闵悉和云霁便趁此机会在船舱中写奏疏,把他们此行的经过写下来,回去后呈给万历皇帝看。
闵悉和云霁都写了,云霁写的是奏疏,闵悉写的则是游记。万历虽然贵为皇帝,但从小到大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对外面的世界无比神往,却无法前往。闵悉打算把他们的经历写下来给他看,聊以慰藉。
闵悉每写一段,就拿给云霁看,让他帮忙修改润色一下。他自己写文章的水准一般,虽然也能表达清楚,但工科生写文章,干干巴巴的,可读性不强,这点比不上翰林院出身的云霁。
两人的经历是一致的,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云霁看完后便在闵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一下。闵悉又会把他修改的拿来看,两人凑在一块回忆讨论,倒是别有一番趣味。时间便不知不觉地溜得飞快,等到游记写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到了京城了。
这个年到底还是在船上过的,因为在旅途中,只能简单过。
抵达京城那日,已是正月初四。他们到的时候,天色已晚,天上飘着鹅毛大雪,雪花纷纷扬扬,落地簌簌有声,整个京城都被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甚至什刹海的码头上,平时揽客的车马都没有。
他们没有提前告知任何人回来的时间,因此并没有人来迎接。众人下了船,乔太医看着厚厚的积雪犯难:“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步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