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这种商人,诸如席端攀等人,但大明之中绝对不会超过两手之数的。
难道要朝廷出银子?
一个村镇的集体经济,少则一万两,多则三五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这点银子对大明如今的国库来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
可大明何其大,一个县办一个,平均按两万两算,那都得四千万两以上。
当然了,若是四千万两能将集体经济办起来,这笔银子朝廷也能拿出来,反正都是在市场中流通了。
可问题是不现实,一个县少则三五万人,多则十几二十万人,老人孩子去掉一半,妇女再出去一半,按平均十万人人算,那也还剩下五万人。
别说一个集体经济,就算是十个二十个都不够的。
如此又引发了另外三个问题,一是都在搞集体经济,耕地谁来种?老人和妇女吗?
商事是繁荣了,可国之根本的农业怎么办?
一个大天灾下来,就容易出大问题的。
第二个问题是,朝廷能出的了这么多银子却是没有这么多精力,什么事儿都由朝廷掺和那累死当官的都搞不定的。
第三个问题,既然朝廷来搞,那势必是有先后之分的,先搞起来的肯定竞争少赚到了银子,后搞起来的竞争大,也不一定能赚到。
到时候后搞起来的会不会搞事情?没有参与的会不会搞事情?
众人脸色的变幻,端着茶水小口抿着的张子兴都是看在眼中的,也猜到了众人脸色变幻的原因。
“诸位大人,对于这件事儿在下倒是觉得好办!”
张子兴沉吟了几息的时间,缓缓道:“其实前期的投入最好是又百姓们自行从皇家银行借款或者自己筹集资金,如此做有五大好处。
一是皇家银行会收取一定的利息,算是进项了,算是不是好处的好处了。
二是让百姓们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铆足了劲去干,哪怕是前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也会在压力下短暂的放下全力渡过。
不好好干,不仅亏损,后半身都得陷入还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