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后,手中的玉简响起轻微震动,那是各宗门带头修士,传来讯息,只有一字‘应‘,再无其他,明白决断后,率先走出来的便是信阳域一些宗门修士,纷纷朝着大旻王以及身旁的二世子和朝师,行礼回应,全都答应下来。
其中不乏一些大势力宗门,倒不是看上了那些元晶,对他们最为重要的,便是能够派且宗内子弟进入七十三府院。
要知道自从大旻王颁布这一条王令后,广开府院,让信阳域凡是有天赋的修士,都纳入府院,当时那些宗门大家,多数都持有怀疑态度,观望许久后,始终没有作下决断,丧失了进入府院的资格。
而那些进入府院的同辈修士,在其内修行短短几十年,大都有了明显的长进,比起未进入府院的同辈修士,可拉下不少,这也让那些修士,有些悔恨。
如今七十三府院又要再次选取,这如何不让他们这些知晓内幕的修士心动,其他域的修士不明白,并不代表着,他们信阳域修士不知晓七十三府院代表着什么。
见有些事陆陆续续走上前去,全部答应下来,不少还在考虑当中,心中却是纠结到了极点,胡大长老一句话不说,待在人群中,面无表情看着前方,思绪早已在内心扭成一团,最终还是走上前去,答应下来。
苏子誉则是望了眼这位上阳宗的大长老,停顿几息后,便在竹条上,写下上阳宗的名号,还在竹条上,写下一个应字,分为两个,一个放在桌案一侧,另一个则是递给了胡大长老。
在领取象征大会参会身份的竹条后,胡大长老亦是离开了此处,和此前那些修士一样,并未作过多停留。
三个时辰后,大殿空无一人,只剩下大旻王三人,那些宗门修士都已然作出抉择,桌案的竹条细数之下,竟有三百余家,其中只有十几家宗门,放弃此次大会,而其余的宗门,全部选择参加。
大旻王望了眼放弃的宗门,看上去还是有人觉得此番大会凶险,不敢去尝试,懦弱之举,始终不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