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买到的,香江都不缺。”
“还是你没诚意。”
见姐姐眼神看过来,她的语气收敛起来,“姐,我姐夫连个礼物都没给你买。”
陶玉书不理会她的“刁状”,关心起林朝阳在日本这几天的经历。
当她听说耶鲁大学要成立林朝阳(美国)文学研究会,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一旁的陶玉墨都满脸讶异,大惊小怪的叫喊道:
“乖乖!耶鲁大学研究你?这消息要是传回燕大,那不得惊掉一地下巴?”
“不是研究我,是研究作品。”
“那你刚才不是还说有个清水章什么的,要来国内了解你年轻时候的事嘛。”
“生平考证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你现在可是越来越不学无术了。”
被林朝阳挖苦了一句,陶玉墨也不生气,她现在特别好奇美国成立了林朝阳文学研究会对林朝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哪有什么影响。都是些务虚的文学研究工作,影响力也仅限于高校内的学术研究。”
陶玉墨经营传媒公司,深谙文化传播的精髓,说道:“文化传播很多时候都是自上而下、自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这些研究短期内看不出什么,长期肯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前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她还只是高兴,也没觉得可能掀起太大的反响,没想到现在连美国都成立了研究会。
这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转而,陶玉书又想到了妹妹刚才的那句话,心情突然就不美丽了。
日本、美国都成立了以丈夫名字命名的文学研究会,可国内却连个动静都没有,这帮高校简直就是失职。
她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燕大也搞个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
回到香江几天后,林朝阳接到了《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的电话,提出杂志社方面要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组织一场作品研讨会。
一转眼《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人民文学》发表已经3月有余,小说不仅在国内文学界刮起了一阵飓风,也打破了《人民文学》尘封多年的销量记录。
2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