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将课本找了出来,好在奶奶没舍得卖,一直给她们姐俩存着呢。
“雪姨,既然要上课,我还想学这个,”
香香指着那本英文书,其实,她一直都想学,去羊城时,看到了一本时装杂志,上面就是这种文字。
“英文呀,教你们没问题,可我没有教材,这样吧,让你哥姐想办法,去弄些课本来。”
她对国内的情况,还是不了解,自从建国后,新中国的学校从来没有开过英文课,以前学的是俄语,后来取消了外语这门课。
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教材。
没想到,周明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不知从哪找来了一本,虽然皱不拉叽的,可内容还不错。
“你们记住啊,这个只能在家学,不能拿出去。”
现在满大街的抓特务呢,万一被有心人看到,一个举报就完了。
“你这个是香城的吧?”
明雪刚才没吱声,等人出去了,悄悄问儿子,
“嗯,我去看舅舅时,在书店买的,我跟阿芳都用上了,可惜常年不用,大部分都忘了。“
语言这种东西,必须要有环境,常年不用肯定就生了。
“你们的做法很对,目前西方科技比较先进,如果因为语言的阻碍,不能第一时间去了解,那不是咱自己吃亏吗?”
周明听了母亲的话,也下了决心,每天晚上看看书,将忘掉的再捡起来。
一个月后,大美的工作总算有了着落,因为胡同里回来的知青又多了,张书记在众人的软磨硬泡下,终于松口开个饺子店,这些人里,大美出力最多。
“这间门面,咱们街道办出面租了,可租金必须你们负责,记住,你们是大集体,挣了多少钱都是这个集体的,不能私自分了。”
因为手艺超群,大美当上了饺子店的大厨,经理是街道办派来的,还有四个职工,一个是前面的服务员,另外三个加上大美,都算是后厨的。”
“第一个月试用,都是十八块钱,等转正了,就按商业系统的标准定,”书记还说,如果卖的好,每个月有五块钱奖金。
大美算了自己的,转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