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起身轰然应诺。
…………
析津府城外,辽军大营。
大营内灯火通明,营地内一队又一队巡弋的辽军紧张地环视四周,看着大营外一片漆黑的天地,辽军总感觉有些惊惶。
下午时分,斥候就传来了宋军已至的消息,正在五十里外扎营。
这个消息令辽军大营炸开了锅,整个大营的军心士气莫名降了一大截。
还未战,已怯战。
不能怪辽军惊惶,毕竟宋军龙卫营战绩可查。
辽军跟龙卫营打过不止一仗了,每次的结果众所周知,如今的辽军多少已患上了一点恐宋症,听说宋军已至,辽营内的军心不可避免地变得消沉惊惶。
这一夜,辽军大营注定无眠,将士们都在惶然不安地听着四周的动静,生怕深夜的某一刻突然发出巨响,宋军趁机袭营。
辽营帅帐内,耶律淳面色铁青,盯着桌案上的地图定定不动,他已保持这个姿势足足两个时辰了。
地图都快被他盯穿孔了,可耶律淳还是没想到击败宋军的办法。
从根源上来说,这场战争根本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是辽国君臣犯下的策略性错误。
耶律淳是南京留守,当初接到耶律洪基的圣旨时,耶律淳的第一反应就是,陛下昏头了!或者陛下的身边有奸臣,不知何人出了这个祸国的馊主意。
赵孝骞被宋廷罢官,龙卫营群龙无首,真定府人心惶惶,辽军趁机发难,收复失土,攻占真定城。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看似天赐良机,其实是栽进了大坑。
这一两年来,辽军与宋军多次发生交战,抛开那些小中规模的交战不提,真正决定两国攻守形势扭转的两次大战,辽军折损共计八万余将士,丢失四百余里国土,以及飞狐兵马司。
耶律淳不才,这两场大战都是他亲自指挥的。
所以,若论辽国之中对宋军战力的了解,举国之下谁比耶律淳更有发言权?
没人比耶律淳更懂宋军。
连宋军自己恐怕都不如他那般了解。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