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骞起身朝他长揖一礼:“官家圣明,善待功臣,天下遂安,群丑难逞。”
赵煦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当着诸公的面,朕这便下旨,即令河间郡王赵孝骞,官复签书枢密院事,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真定府,节制河北西路辖下兵马,主帅抗击辽军一切事宜,可授临机决断之权,先战后奏之权,两日后率汴京三万兵马北上。”
赵孝骞神情一凛,双膝跪拜:“臣愿为社稷效死。”
赵煦点了点头,扶起了他,语气加重道:“朕的北疆,便托付子安了。”
“臣必不负官家,除非战死沙场。”
“呸!还没出征,莫说不吉利的话,好好活着,纵是败了,朕也希望你无恙平安归来,你我还年轻,有失败的资本。”赵煦含笑道。
说着赵煦又望向章惇和曾布,道:“政事堂和枢密院也要配合起来,后勤辎重,粮草军械,战马甲胄等诸多方面,全力支持子安,莫给前方的将士们拖后腿,此战关乎大宋国运,愿诸君协力,一战定乾坤!”
章惇和曾布也起身行礼:“臣领旨。定全力支持郡王殿下,免三军将士后顾之忧。”
赵孝骞上前一步,垂头道:“臣再请旨,请官家选任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随臣一同出征。”
在座诸臣皆有些愕然,纷纷注视赵孝骞,见他神情平静,眼神清澈,章惇和安焘互视一眼,方才有几分隐忧之色的脸上,突然间释然,眼中露出欣慰的笑意。
赵煦倒是并不意外,这是他与赵孝骞私下说好的事。
沉吟半晌,赵煦的目光突然落在许将身上。
许将是嘉佑八年的科考状元郎,官路可谓平步青云,从翰林编撰,到外派地方,后来辽国陈兵二十万进犯代州,许将出使辽国,据理力争,迫使辽国退兵,后来出任吏部尚书,又迁中书侍郎。
今年初,许将从政事堂迁枢密院副使,是枢密院的二号人物,位在赵孝骞之上。
无论学历,履历,个人功绩,许将都非常完美,而且根正苗红,是典型的大宋忠臣。
这样的人,出任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辅佐赵孝骞抗击辽国,实在太合适了。
见赵煦的目光落在许将身上,赵孝骞也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