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对视。
    许久之后,赵孝骞幽幽地道:“你打算在我牢门前待到什么时候?我的第一楼的灌汤包呢?你特么饿到我了。”
    梁骓悚然一惊,起身就往外跑:“下官该死,这就去办!”
    …………
    赵孝骞入狱的当天晚上,州桥第一楼香喷喷热腾腾的灌汤包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大理寺监牢。
    与此同时,州桥到东西城角楼的汴京大大小小的勾栏瓦舍里,数十名说书先生拍下了醒木,开始说新故事。
    不得不说,说书先生们这一次紧抓时事热点,赵孝骞白天刚入狱,晚上便成了说书先生们嘴里的故事主角。
    “……话说绍圣二年,河间郡王奉旨戍边,于真定府和拒马河两败辽军,诸位可听清了,‘两败辽军’!大宋立国百年,我王师何曾如此扬眉吐气过?诸位可当浮一大白乎?”
    “要说这位河间郡王是谁?此人何来如此大的能耐?且听某细细道来,河间郡王姓赵,名讳上孝下骞,是当今官家的宗亲兄弟,也是楚王殿下的独子。”
    “这位郡王殿下出生便不凡,传闻降生之时,满室灵芝飘香,天象隐见虎豹之形,久旱之地,遂降甘霖,当是时也,谓为京师奇观……”
    说书先生讲得口沫横溅,越说越入戏。
    不愧是吃这碗饭的行家,所谓出生异象,灵芝飘香什么的鬼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居然如同亲眼所见,诚挚得让人不忍生疑。
    神奇的是,如此玄幻的扯淡,在座的听客居然都信了,没办法,古代人就吃这一套,他们印象里的不凡之人,出生时是一定要有异象的,这是大人物的标配,没有异象说明不够档次,更没有看点。
    说书先生们胡说八道多年,自然是懂观众的爽点的,于是不负众望,果断给赵孝骞加持了异象。
    异象说完,进入正题,说书先生们按照张小乙给的故事情节,开始添油加醋,极尽夸张地说起河间郡王两败辽军的经过。
    这又是汴京看客们非常关注的爽点,毕竟两败辽军的盖世功劳,天下人只知结果,不知过程,真正知道结果的,只有朝堂上那些大佬们。
    现在说书先生们把宋辽之战细细说来,顿时引起看客们的满堂喝彩,说到关键处,说书先生突然住了嘴,慢条斯理地给自己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越兽世:娇软小雌性被宠上了天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魔劫临轻风修仙记娱乐:病危谱神曲?一首续命,百首封神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抄家流放后,狗皇帝哭着跪求我回京!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