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见刘贤真已快坚持不住了,此时正宜趁热打铁,于是将供状和证据交给郑春和,示意让章惇过目。
章惇接过供状翻阅了一番,然后一脸杀意地转身盯着刘贤真。
“无法无天!刘贤真,政事堂交给你的差事,你就是这么办的?真定府四百多条人命,谁来为他们偿命?”
随即章惇躬身道:“官家,臣以为,此事当严查,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查问刘贤真等三十余汴京官员,如若查实,严惩不殆!”
赵煦满意地笑了。
要的就是章惇这个态度,看来前日将他召进宫铺垫那么久,章惇这倔老头儿听懂了。
当然,赵煦不知道的是,真正促使章惇站队赵孝骞这头的原因,是三十余人的名单上,有一半是旧党。
提到打压旧党,章相公可就不困了。
章惇不愧是杀性最重的宰相,一张嘴就是三法司会审,语气坚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听章惇说要三法司会审,刘贤真三人终于扛不住了,不仅是这三人,殿内涉案的三十来人的脸色都变得惨白。
来自当朝宰相的心理威慑,强度比赵孝骞更高。
见火候差不多了,章惇立马又补上一句。
“官家,此案涉及真定府四百多条人命,说是国朝第一巨案也不为过,臣请旨,不仅要三法司会审,臣愿亲自任主审官,勿枉勿纵,给官家和天下一个交代!”
刘贤真三人闻言,终于浑身瘫软下来。
赵孝骞立马与章惇配合,厉声喝道:“刘贤真,还不认罪吗?你要嘴硬到何时?”
刘贤真满头大汗,双目失神,此时的他终于被震慑得不敢再嘴硬了。
其实从赵孝骞拿出韩维的供状那时起,刘贤真就很清楚,赵孝骞一定掌握了不少证据,否则他今日在朝堂上参劾的罪状和名字不会那么精准,人家分明是有备而来,挟风雷之势而发。
刘贤真跪在殿内,浑身颤抖:“官家,臣,臣……”
赵孝骞的心也悬了起来,眼神闪过一丝紧张。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
然而,正在此时,一名宦官匆匆入殿,双手捧着一封烙了火漆的急奏。
“禀官家,真定府十万火急奏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