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旧派们一听到皇帝迷上了新思想这个消息,就像被雷劈中了一样,震惊得合不拢嘴。他们的心里顿时像被猫爪子挠过一样,七上八下,坐立不安。这些守旧派们都是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他们对新思想简直是恨之入骨,觉得那是洪水猛兽,会毁掉祖宗的基业。
他们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焦急地商量着该怎么办。有人主张直接去找皇帝,当面劝谏他迷途知返;有人则觉得应该先找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跟皇帝谈谈,探探他的口风。可是商量来商量去,始终没有一个好主意。但是他们知道他们这帮人还有一个靠山,是谁,当然是慈禧老佛爷了。
最后,他们还是觉得应该去找慈禧老太后拿主意。毕竟,慈禧太后可是权倾朝野的人物,皇帝都得听她的。于是,他们匆匆忙忙地赶到了慈禧太后的寝宫,向她禀报了这件事。
慈禧太后听完之后,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她早就对皇帝的那些小动作有所耳闻,只是一直没有说破而已。她心里暗自思忖:“这皇帝啊,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不安分,非要去搞那些新思想。这可怎么得了啊!”
不过,慈禧太后毕竟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她可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她面不改色,仍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淡淡地对守旧派们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老太后那沉得住气的劲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想当年皇帝想要变法,还特意去询问过她的意见呢。慈禧太后当时就表现出了她那过人的沉稳和睿智,她不紧不慢地说道:“只要脑袋后面的辫子不剪,大清国号不改,其他你随便折腾。”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似乎非常宽松,给了皇帝很大的自由度去推行变法。然而,仔细琢磨其中的含义,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暗藏玄机的。慈禧太后用这种方式,给皇帝的变法行动设定了一个隐形的框框。
她明确表示,脑袋后面的辫子不能剪了,大清的国号不能改,其他的你随便。这就意味着皇帝在变法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触及到这些核心问题。否则,即使其他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可能因为违背了老太后的意愿而遭到反对甚至打压。
这样一来,皇帝虽然表面上得到了老太后的支持,但实际上却受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