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懿旨刚刚宣布出去后的短短五天时间里,醇亲王奕譞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他匆匆忙忙地上奏说道:“太后娘娘啊,微臣已经与诸位王公大臣们仔细商议过了当前的局势。如今时局动荡不安,外有那群如狼似虎、对我国土虎视眈眈的洋鬼子;内又有诸多潜藏于暗处、蠢蠢欲动的势力。在此等危急时刻,咱们大清朝实在需要您再次出山,继续训政以稳定朝纲呐!”
那么这所谓的训政究竟该如何施行呢?只见奕譞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向太后阐述起来:“太后娘娘,依臣之见,日后凡遇国家大事,均应依照旧日的规矩行事。首先需由您降下懿旨,表明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随后再将此事呈至皇帝御前奏闻。待皇帝阅览之后,再给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共同商讨出最为妥善合适的决策办法啦。”
有些人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奕譞明明就是光绪帝的亲生父亲呀,为何却不肯站出来替自己的儿子发声呢?难道他真的不配被称为亲爹吗?”哈哈,若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啦!要知道,这宫廷之中、皇家之事,又岂能像寻常百姓家那般单纯直接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早在两年之前,奕譞便已然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心腹重臣。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甚至比钢铁还要坚硬几分呐!原因是什么,我想原因就是他是个无能之辈,跟他六哥比他差远了。彼时,恭亲王奕欣统率着军机处的一众官员们,那真是威风凛凛、权势滔天,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好景不长,慈禧太后突然发难,毫不留情地将其连同手下众人一并驱逐出权力核心。此事在史册之上被称作“甲申易枢”,影响颇为深远。
如今的奕譞既然已投身于慈禧太后麾下,自然就得全心全意为她效力,凡事都需顺着太后的心意行事。否则,稍有差池,恐怕他那颗项上人头就要难保喽!正因如此,光绪皇帝欲要真正实现亲政掌权,前方道路必定崎岖坎坷、荆棘密布,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