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1881年,慈安太后一走,奕欣那简直是“晴天霹雳”。慈禧虽然一直掌权,但慈安也不是吃素的,她是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母后皇太后呢,地位高得很。诛杀安德海那事儿,就是慈安太后一拍板定的。慈安在的时候,奕欣心里还算有个底,毕竟有个“大靠山”。可慈安一走,奕欣心里那个慌啊,就像是没了主心骨一样,整天提心吊胆的。
好多年来,奕欣在朝外忙活着,慈安在宫内坐镇,他俩就像“哼哈二将”,一内一外,不知不觉就组成了“抗慈联盟”。这联盟啊,就是为了对付慈禧太后的。所以,奕欣虽然老是被慈禧“敲打”,但有慈安这个“大靠山”在,他还是能稳稳地握住军机大权。结果慈安一走,权力就像长了腿一样,全跑到西宫慈禧那里去了。
慈禧这下可成了“老大”,独揽大权,国家政事全由她说了算。原来的两宫垂帘听政,现在变成了西宫“一枝独秀”。光绪小皇帝还没长大呢,慈禧就已经把大权紧紧攥在手里了,那架势,就像是生怕别人抢了去似的。
这时候,奕欣的势力就像秋天的树叶,越来越弱,眼看着就要被吹散了。朝堂上,醇亲王奕譞的地位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慈禧在和奕欣的“宫斗”中,慢慢占了上风。慈禧心里那个美啊,就等着找个好机会,一举把奕欣给“ko”了,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奕欣这哥们儿,长期被慈禧“政治按摩”,按得他对政事都有点儿“疲劳”了。起起伏伏的,以前的棱角和锐气都被磨得跟圆石头似的,一点儿都不剩了。他整天郁郁寡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转眼间到了1883年,法国那帮子人老不老实,老去侵略越南,还在咱们中国西南边儿上挑事儿。这中法战争啊,就这么“嗖”地打起来了。军机处呢,奕欣是“掌门人”,他们一伙儿人战也不是,和也不是,跟个没头苍蝇似的,进退两难。
这时候,清军在前线那是“败得稀里哗啦”,朝臣们一看,纷纷上书弹劾奕欣,要问问越南那事儿到底咋回事儿。慈禧太后一看,气得那叫一个“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