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汤家祖宅观光的游客不少。除了内宅,任人出入。正好也热闹,不然汤家那个应该被称为城邦的院落太大了些,家里人人手一辆电动车。
按汤家的说法,他们家只有中间那一块,正常四合院大小。只不过附近的居民修自己家围墙时恰好连接在一起,显得汤家院子大了些。
这围墙早就没有防御的意义。纯装饰,有没有都一样,汤家的城门院门24小时敞开。
和九条家在日本的地位比起来,汤家一点也不像传承1300多年的贵族。
但这只是在大唐。
汤家是大唐的老百姓,可不是其他国家的。
汤家人喜欢种地,但要其他国家有人不让他们种地,汤家就会把他种到地里。
五唐时期,皇室搞了个下西洋彰显国威,正好派得是汤家的船队。
唐国中小学历史书上写得是“汤船所经之国,无不礼而迎之。”
意思大概是汤家船队经过的国家,都热烈欢迎。
汤氏下西洋吗,主要是为了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没问题。
但其他国家历史书上还有一句话:
“遇寇则灭之。”
只要把不友好的都给消灭掉,那这一路上就都是友好的国家了。
什么?动不动灭国太过分?不,都是贼寇,土匪团伙,唐国汤家只是帮助那些友好国家除匪而已。
汤家就这样用“内以淳厚,外以杀伐”,“傲外而不辱内”的作风成为大唐一代代的保护神。
当今唐国人,已经将“天命在唐”刻在dna中,哪怕再有波折也不过当小小的考验。只要汤家不倒,大唐就永远是昭昭万象,千古共仰。
16年的动荡并没有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只不过在几年前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好多一直认为是汤家的企业原来是唐国的国企。
比如出租车公司。
“老弟,这个点我就不往里面开了,要是你用车给哥打电话啊!”
“好嘞,师傅。”
铭悠下车,就在城院门。
坐车坐了一个多点,还是司机走近路猛猛提速的情况下。
司机人挺好,以为铭悠是游客,怕他太晚玩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