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替朝廷做好事。”
    朱厚照点点头,听出了王守仁的潜台词,张璁官声不好,但是办事还可以。于是道:“他办事尚可。”
    王守仁道:“是,即如前彰德府夏邑县颁行乡约,臣原也做过,百姓艰难,于民休息。当时张璁备受攻击,轻则罢官,重则失命。其时臣闻京城士大夫骂者颇多,就是浙江也有唾弃者,认为他有辱斯文,他却忍辱负重,拼却名声,全了乡民自治,此事非张璁之所办,亦无办法。”
    朱厚照闻言道:“所以朕屡屡提拔,让他做了布政使。”于是又问道:“那么王琼、王宪、王瓒呢?”
    王守仁道:“均系忠贞之臣。”
    朱厚照道:“他们在地方都有功勋,非翰林所能比功,不过都是老人了,新的还赶不上。”
    此话一出,一旁的魏彬、陈敬等人暗自心惊。
    王守仁却道:“张璁是能臣。”
    朱厚照笑道:“朕岂能不知,六部、内阁里也有许多人都知道,京里一直保全他。”
    王守仁道:“好在陛下知道他,他拼了名声,总算值得。”
    朱厚照笑道:“听说你在浙江教书,十分快哉。还有书刊行,是《传习录》,对吗?”
    王守仁道:“是。”
    朱厚照又问道:“所讲甚理?”
    王守仁道:“心之理。”
    朱厚照见他神色恭谨又不失自信,于是问道:“能举例而明其意么?”
    只见王守仁微微颔首道:“启奏陛下,以日常之事为例。当看到孩童不慎落入井中,人们心中会本能地生出恻隐之心,想着去救助,这瞬间的善恶判断,并非外界所授,而是源自内心,此便是心之理的体现。”
    朱厚照微微点头,又问道:“于治国理政又有何用?”
    王守仁神情愈发恳切:“启奏陛下,心理即天理,治国理政若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凡事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索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便是将心学用于治国。就像制定政策时,若能先考量百姓的需求与利益,这便是顺应心中天理。”
    朱厚照听闻,眼中闪过一抹亮色,追问道:“朕每日要处理诸多繁杂政务,有时难免会被各种奏报搅得心烦意乱,卿觉得朕该如何在这纷扰中秉持天理呢?”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无上神帝龙王婿陆榆纪凝雪刚刚下山,发现自己多了个宝贝女儿要换肾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热痒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前妻抓我走冷战两年,她离婚他发疯知道我的身份,老丈人破防了抓住帝王心,我一夜翻身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