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近乎绝境状况下,突然得到对方的和谈请求,萧纲自然是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当时就想同意。不过这个事情太大,他自己不敢做主,于是赶紧去找老爸萧衍商量。
萧衍不同意。他把萧纲痛斥一顿,表示宁死也不会跟侯景妥协。
萧衍活了八十六岁,当了四十八年皇帝,一辈子顺风顺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糟心过。让他放下当朝皇帝的脸面,低声下气地去跟一个叛贼和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另一方面,萧衍的头脑还比较清醒,他觉得侯景这个求和的举动有些出乎常理,背后很可能有阴谋。
但萧纲是真熬不住了,就算侯景抛过来的是一个赤裸裸的诱饵,他也决定先吃了再说。俗话说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再拖上几天估计台城里的人就死光了。他生怕耽误久了侯景那边反悔,于是在萧衍面前再三苦求,非让萧衍同意不可。
在萧纲的软磨硬泡之下,萧衍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拗不过儿子,只好挥了挥手道:“算了我不管了,你自己想谈就谈吧。不过你可要考虑清楚,千万别成为千古笑柄。”
萧纲如蒙大赦一般,哪还管得上萧衍的后半句话。他当即回复侯景说欢迎和谈,而且朝廷这边也不设限,只要侯景肯退兵,啥条件都可以谈。
侯景其实并没想要什么条件,只要双方能进入停战状态,他可以趁机把粮运出来就行。但为了假戏真做提高可信度,还是得像模像样地提点儿要求,于是他请朝廷把江右四州,也就是南豫州、西豫州、合州和光州割让给他。
但侯景也很狡猾,他深知如果就是这点儿条件的话,朝廷那边肯定会同意,那时候自己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而他是绝对不可能离开台城的。为了留个伏笔,还必须得提一个有难度的条件作为以后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