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年想,太后能坐上那个位置果然不是只凭借弑君,行事诡谲多变,看起来所作所为都是随性而为,但就他所知,太后每一步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比如太后亲生父亲,曾经权倾朝野的丞相大人“自请还乡”。当时朝野中一直隐秘流传着是太后使了手段迫使秦丞相退位的说法。大齐对嫡庶之分并不是特别在意,因为草根出身的大齐太祖一直在遏制世家对庶子庶女的压迫。虽说世俗对嫡庶之分不再那么严苛,但世家大族自有一套规则,高祖努力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完全改变世家的规矩。出身世家的秦丞相虽说并未苛待太后,但在嫡庶之分上颇为严苛,据说太后一直活在相府嫡女的阴影之下,直到太后变成太子妃,再成为如今的太后,终于有能力对抗丞相。
但后来,秦丞相自请回乡后,江南爆发了严重的洪灾,秦丞相立下汗马功劳,不仅解决了洪灾还处置了一批有异心的官员,为国库敛了不少财,还有不少重要位置换上了太后一党,一举三得,让太后在朝堂上真正站稳了脚跟。
事后,太后只是不冷不淡地封赏了一大堆珍宝,绝口不提让秦丞相回到权利中心。
周泽年有些出神地想着,那真是巧合吗。虽说秦丞相已被“驱逐”出京城,世家大族对其避之不及,形如丧家之犬,太后也传出消息说已经与秦丞相恩断义绝。但秦家那位大将军依旧得太后宠信,一直忠心耿耿镇守边疆,秦丞相的门生也依旧活跃在朝堂,太后也并未对他们做什么,故而江南那边的官员就算察觉到什么,也不会对这位曾名满京城的大儒做些什么。
太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讨厌她的秦丞相退位前也要为她所用,要丞相为掌握在她手中的大齐江山鞠躬尽瘁。
周泽年闭眼,有些痛苦地想着这样一位高深莫测的太后确实是难缠的主。
此时的太后娘娘还在去勤政殿的路上,晨起时太后并不喜欢轿撵,习武多年,她还是偏向于单独行动,但身份不允许,她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缓步前行。
雀枝稍稍走快几步,落在太后身后半步,低声同太后商议:“秦丞相那边传来消息,说想要见大将军和将军夫人,愿再让箜阁一分利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