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的手虽然有些发抖,但是不耽误他熟练的打开了密折匣子。
就看到里头一封折子,上面放着两张叠好的护身符?
狐疑的拿起了折子,是傅知易的字,写着初见长寿寺住持,所见所闻,以及十分识趣的长寿寺的孝敬。
旁边是长寿寺孝敬的那个匣子。
匣子封着火漆,一打开,里头是一叠厚厚的银票,面值不等,略微数了数,居然有五万之数。
再看密折最下面,傅知易写着对长寿寺的看法和建议。
大意就是长寿寺历经千年不倒,势力在甘宁盘踞已久,不过目前看,长寿寺还是十分低调,不敢跟朝廷作对的,透露出来的意思,是长寿寺甚至还想向朝廷靠拢。
匣子和那个承诺,就是长寿寺的投名状。
若皇帝愿意接了这个投名状,倒是可以利用长寿寺的影响力,归化西戎牧民。
毕竟长寿寺的名声,在西北西戎接壤大顺朝一带,那可是信徒颇多。
据说每年都有西戎那边的牧民,甚至一些贵族,改头换面,偷偷来长寿寺祈福。
影响力跟西戎草原深处的长生天差不多。
将来利用好了,可是用处颇大。
最后还写了,那两张护身符,乃是长寿寺的住持了尘大师所画,供在佛前一年,多位高僧加持开光过的。
特请来,献给老皇帝和皇后两人,遥祝两人平安顺遂的。
老皇帝难得心情不错,看着两张护身符,挑了一张,让人给皇后送去。
等人走了,房间里只剩下老皇帝和太监首领两个人。
拍拍手,就有暗卫出现,半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汇报,傅知易和路蓁蓁一家五口人,从离开京城,到宁县路上发生的一切。
包括了去长寿寺点长明灯,求平安符一事。
老皇帝倒是不知道,原来傅知易和路蓁蓁居然还在长寿寺给自己和皇后,还有太子和太子妃,四公主她们都点了长明灯。
而且还为大顺朝也点了长明灯。
这些事情,明明可以在自己面前讨好邀赏的。
偏偏夫妻俩居然只字未提。
若不是有暗卫禀告,只怕无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