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后在乱世中坚守正义、保卫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安史之乱的爆发与睢阳的局势
    1安史之乱的起因和发展
    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政治方面,唐朝后期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地方藩镇势力坐大。一些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导致朝政混乱,政府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矛盾也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安禄山和史思明作为少数民族将领,手握重兵,对唐朝政权心怀不满,企图趁机谋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与史思明相互勾结,于公元755年发动了叛乱。他们率领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由于唐朝军队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失去了战斗力,面对叛军的进攻,显得措手不及。叛军很快就攻占了洛阳,接着又向长安进发。唐朝政府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2睢阳的战略地位
    睢阳位于中原腹地,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接黄河,南连江淮,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睢阳控制着从北方到南方的主要通道,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门户。此外,睢阳还是江淮地区的门户,守护着江南地区的财富和漕运通道。江南地区是唐朝的主要经济繁荣区,每年向中央政府输送大量的粮食和赋税。如果睢阳一旦落入叛军之手,叛军将能够顺利南下,占领江淮地区,切断唐朝的财政来源,给唐朝的统治带来致命的打击。
    3张巡坚守睢阳
    (1)临危受命
    当安史叛军逼近睢阳时,睢阳的局势十分危急。当地的官员和将领们纷纷逃窜,城中百姓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巡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守卫睢阳的重任。他被任命为睢阳太守,负责组织和指挥睢阳的防御工作。张巡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对同僚和百姓说:“睢阳乃国家战略要地,我张巡誓与此城共存亡,绝不向叛军投降!”他的话语充满了豪迈和坚定,鼓舞了城中军民的斗志。
    (2)初战叛军
    张巡上任后,迅速组织城中的百姓和士兵进行防御准备。他亲自登上城墙,察看城防情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医道圣手:我实习生,专跟阎王爷抢人年代知青看到弹幕,觉醒赢麻了女主婚宴带奸夫悔婚,我杀光女主全家从那座韩城开始斩天刀你要出轨白月光,女神追我你哭啥乘风万里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