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室初啼:命运的惊险开端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大唐东宫之别殿,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寂静,李亨诞生于世。他的出生,本应是皇室的喜悦之事,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惊险。彼时,李亨的父亲李隆基,虽已被册立为太子,却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太平公主,这位权倾一时的女性,凭借着武则天的余威与自身的谋略,在朝堂上势力庞大,对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得知李亨的母亲杨氏怀孕后,李隆基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他深知,太平公主一直对他虎视眈眈,若借此机会指责他沉迷女色,耽误朝政,进而煽动舆论逼迫睿宗李旦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李隆基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命属下秘密寻来堕胎药,试图将这个尚未出世的小生命扼杀在母腹之中。
幸运的是,或许是命运的眷顾,李隆基在关键时刻犹豫了。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李旦,想起了家族的传承与责任,也想到了这个即将失去生命的孩子。最终,在一番痛苦的思索后,他收回了成命,李亨这才得以幸运地保全了性命。
李亨出生后,由于其生母杨氏只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王氏一直未有子嗣,且地位尊崇。杨氏出于自身地位的考量,无奈之下,将李亨交由王氏抚养。幸运的是,王氏对李亨视如己出,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在王氏的悉心照料下,李亨在温暖的呵护中茁壮成长。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李亨的二哥李瑛被册立为皇太子,而年仅4岁的李亨则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同时兼任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不过,这些职位对于年幼的李亨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属于遥领之职,他并未真正出阁就职。但这一任命,无疑彰显了皇室对他的重视与期望,也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后,唐玄宗特意为李亨选派了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作为他的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