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诗歌简洁凝练,常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清新自然的画面。如《自予章南还江上作》中“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仅用寥寥数语,便将江水的澄澈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自然”的艺术境界。《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营造出雍容平和、文雅醇厚的意境,明月朗照下的思念之情,真切动人,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语言风格上,张九龄的山水诗自然清新,他用清淡的笔墨描绘山水景物,将主观情思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闲静、恬淡、幽远的韵味。如《自湘水南行》中“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暝色生前浦,清辉发近山。中流澹容于,唯爱飞鸟还”,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文章风采
作为开元时期的政相,张九龄所撰制的公文极具思想性和策略性,得到唐玄宗的高度评价,称他不仅是“儒学之士”,更是“王佐之才”。张九龄的文章内容切合实际,广泛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曲江集》中,他为玄宗撰写的致周边民族首领和各节度使的敕书,以及献给玄宗的克捷“贺状”,多达一百来篇,占全部文章的百分之四十,充分体现了当时边防问题的重要性。他的文章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展现出作为政治家的深邃思考和务实风格。
(4)文学影响
张九龄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科举选士、评诗衡文等方式,对当时的文风进行反拨,着力倡导和建设新诗风。他选拔的文学进士推动了盛唐文学艺术的发展,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九龄提出“去华务实”的文学创作主张,力主“思深力遒”的诗歌创作理念,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的山水诗开盛唐山水诗派风气之先,其“清澹”的风格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崛起,尤其是对诗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