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7/8)页
巧妙地回应了吐蕃使者的要求,既维护了唐朝的尊严和利益,又避免了战争的爆发。最终,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他的外交才能和智慧,让周边国家对唐朝既敬畏又钦佩,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晚年岁月,鞠躬尽瘁(649 - 658年)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此时的房玄龄已步入暮年,岁月的风霜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身体也每况愈下,但他那颗为国家和百姓操劳的心却从未有过丝毫停歇。每天,他依然早早地来到朝堂,尽管脚步略显蹒跚,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坚定和执着。他认真处理每一份奏章,仔细审阅每一个决策方案,参与每一次重要的朝廷讨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辅佐新君、延续大唐盛世的重任,这是先帝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也是天下百姓对他的期望,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为唐朝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疾病如影随形,不断侵蚀着他的健康。但他依然坚持带病工作,常常在病榻上还在审阅公文,思考国家大事。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文件和书籍,即使身体虚弱到无法久坐,他也要让人将文件拿到床边,逐一查看。家人和朋友心疼地劝他多休息,保重身体,他却总是坚定地说:“国家之事,千头万绪,每一件都关乎百姓的福祉和国家的兴衰。我若稍有放松,恐有疏失,如何对得起先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国家和百姓尽一份力。”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让朝堂上下无不深受感动和敬佩,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楷模。
    有一次,朝廷讨论一项重要的财政改革方案,旨在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同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这项改革涉及到诸多利益群体,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引起了朝廷上下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房玄龄因病无法出席朝堂会议,但他心系此事,深知这项改革对于国家和百姓的重要性。于是,他让人将相关资料送到家中,不顾身体的虚弱,在病榻上仔细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数据,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政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
第(7/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方羽唐小柔综影视:男配才是金手指我的校花女友不可能是恶毒反派!紫焰焚天烛照铠甲之重生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她携手权臣杀疯了,全家后悔晚了!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疯了吧,这就是一般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