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的局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炀帝的好大喜功和频繁的征战,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困苦。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劳役,使得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纷纷爆发。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虞世基多次向炀帝进谏,希望他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百姓、稳定局势。他建议减轻赋税,停止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平息叛乱,但炀帝却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高颎、张衡等一批直言进谏的大臣相继被诛杀,这让虞世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在这种高压的政治环境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虞世基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他变得唯唯诺诺,不敢再忤逆炀帝的意愿。各地送来的告败表状,他都会进行刻意的隐瞒和修饰,不把真实的情况告知炀帝。比如,杨义臣成功招降了数十万贼寇,这原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虞世基却对炀帝说:“这些贼寇原本就微不足道,不足为虑,杨义臣拥兵太多,恐怕会成为朝廷的忧患。”炀帝听信了他的话,召回了杨义臣并遣散了他的军队,使得隋朝错失了镇压起义的大好时机。朝政也因此越来越败坏,虞世基也逐渐沦为了众人指责和批评的对象,他的声誉一落千丈,从曾经的朝廷重臣变成了被人唾弃的奸臣。
四、生活与家庭
虞世基的生活在后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的继室孙氏是一个骄纵淫逸的女子,在孙氏的影响下,虞世基原本朴素的生活作风荡然无存。他开始追求奢靡的生活,对器具服饰大肆雕饰,家中的陈设变得极尽奢华。他购置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装饰自己的府邸,生活起居都讲究排场。曾经那个勤奋好学、清正廉洁的虞世基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迷于物质享受的权贵。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