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隔壁班的班主任陈宇正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拓展活动。陈宇身材高大,穿着简约的运动装,浑身散发着活力与自信。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一天课间操时间,苏瑶抱着教材去教室,路过操场时,被一个奔跑着传球的学生撞倒在地,教材散落一地。陈宇见状,立刻跑过来,一边扶起苏瑶,一边责备那个学生:“怎么这么冒失,没伤到老师吧!”苏瑶揉了揉膝盖,微笑着说:“没事没事,小孩子活泼嘛。”陈宇连忙帮她捡起教材,两人目光交汇,苏瑶看到陈宇眼中的关切与歉意,心中微微一动。
从那之后,他们在校园里常常碰面,偶尔会停下来聊上几句。苏瑶发现陈宇对待学生既严格又充满关爱,他总能敏锐地察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给予恰当的引导。陈宇也欣赏苏瑶的温柔耐心和对教育的热情投入,渐渐地,彼此心中都多了一份别样的留意。
理念共鸣
学校组织了一场教学经验分享会,苏瑶和陈宇都踊跃参加。苏瑶在会上分享了她将西方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的方法,比如通过讲述西方名人的励志故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陈宇则介绍了他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强调实践活动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后,两人兴奋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希望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苏瑶说道。陈宇点头赞同:“没错,而且不同学科的教育方法可以相互借鉴,说不定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不仅在教育理念上契合,在兴趣爱好和生活态度上也十分相似。他们都喜欢阅读,闲暇时会在学校图书馆里寻找心仪的书籍;都热爱运动,周末会去公园慢跑。共同的话题让他们越走越近,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