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副相见势不妙,忙赔笑道:“王子殿下年少气盛,多有冒犯之处还望诸位海涵。正事要紧,咱们还是先说榷场和火器图谱的事吧。用火器图谱换来重新开放河西陇右的榷场贸易,打通西域商路。这交易可公平得紧。”
李谊冷笑道:“火器图谱乃我大唐机密,岂能拿来交易?况且,榷场贸易本就是互利之事,若吐蕃真心求和,就不该以此为要挟。你们撕毁旧约已是不妥。十个城池我们可以不要,但我们只接受用蔡邦喜饶交换榷场重开,其余免谈!”
他很清楚。如今,大唐与吐蕃的局势错综复杂,双方的军事实力和外交形势呈现出微妙的平衡。
大唐在军事技术和战略布局上占优势,但国库里根本没钱支撑大规模战争,短时间内不可能收回河西陇右的失地。吐蕃骑兵擅长在高原和山地作战。就算用蔡邦喜饶换回来十座城池,吐蕃人也可以随时再兴兵夺走,根本不长久。
大唐如今最重要的是稳定边境局势,恢复经济发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再谈其他。
同样的,吐蕃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外部又有群狼环伺,他们如今可以维持现状,却无力继续外扩。
然而,他们虽在内斗,却有钱。若是让他们拿到了火器图谱,那就另当别论了。
吐蕃副相脸色微变,“舒王此言差矣,若没有榷场贸易,我吐蕃百姓生活艰难,难免会生事端。若因此再起战事,怕是对我们双方都无益处。”
元寺卿气极,猛地站起身来,双手叉腰道:“副相这是在威胁我们?河西陇右,本就是我大唐的领土,如今不过是暂借于你们。若要战,我大唐铁骑必定奉陪到底,怕了你不成!”
吐蕃副相不屑地冷笑:“哼,不过是些陈词滥调。什么暂借?我们打下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那是我们的吐蕃东道,不是什么河西陇右。”
有旁的吐蕃官员道:“如今我吐蕃兵强马壮,你们在凤翔虽有小胜,但不过是借着少许火器的威力罢了。若再执迷不悟,待我们的战马适应了那火器的爆炸声,长驱直入攻下长安就是了。”
立时便有鸿胪寺的官员反唇相讥:“凤翔大捷,已证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