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年约四十,身材魁梧,面庞刚毅,那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坚毅。他自幼便投身军旅,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对这片边境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此刻,他正站在瞭望塔上,望着远处黄沙漫天的地平线,心中满是忧虑。近日来,塞外的羯族部落频繁在边境滋事,有大举进犯的迹象。北唐朝廷虽已收到消息,但援军一时半会儿难以抵达,杨林深知,此刻只能依靠自己麾下这为数不多的将士,守住这至关重要的防线。
“报 ——” 一声急促的传令声打破了瞭望塔上的寂静。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上塔楼,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军报。杨林迅速展开军报,只见上面写着:“羯族先锋军已至离我军防线五十里处,后续大军动向不明。” 杨林眉头紧锁,将军报递给身旁的副将李猛,说道:“看来,大战将至。你速去召集各营将领,来中军大帐议事。” 李猛领命而去,杨林则继续望着远方,心中开始盘算着应对之策。
不多时,各营将领纷纷来到中军大帐。他们个个神情严肃,深知此次面临的局势严峻。杨林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众人,开口说道:“诸位,羯族先锋军已近在咫尺,朝廷援军未到,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守住这道防线。” 他走到营帐中的地图前,指着上面的地形说道:“此处是我们的防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羯族骑兵机动性强,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接着,杨林开始部署兵力,命令各营将领坚守各自的阵地,加强巡逻和警戒,同时准备好防御器械,如弓箭、滚石等。
然而,要守住防线,兵力是关键。杨林麾下的士兵虽久经训练,但面对羯族的大军,仍显不足。于是,点兵便成了眼下最为紧迫的任务。在军营的校场上,杨林亲自坐镇,各营士兵依次集合。随着一阵激昂的号角声响起,士兵们迅速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等待着将军的检阅。杨林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地在方阵前走过,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仔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