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父皇,之所以不愿立如今的太后为皇后主要原因,便是她母家的暗黑势力,虽有所忌惮,却是上不得台面。
先皇多次找太后要这个势力的令牌,收编成正规军,这样也能助她在宫里立足,或许早早就能封为皇贵妃。而不是在贵妃的位子上待多年。
太后也想,毕竟深宫生存艰难,可母族那边每当太后提起,便以各种理由推脱,多年以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不然,太后也不会这样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对她的母家,她还是有所怨恨的,不过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大权在握,她虽然现在与当今皇帝一心,却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暗黑军到手后,更是不能随意拿出,就连皇帝也要了几次,被她装聋作哑的,打岔后,糊弄过去。如今这太后的底牌也是时候,让她亮出来了。”
京城中,关于另一个皇子的事情,还在持续的发酵。太傅对外宣称病重,一直闭门不出,舆论成了舆情,皇帝不得不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虽然不在意,但他的近侍却查不出这些谣言的源头,让他莫名的慌张起来。太后跟他说圣旨的事情之前,他还是心安理得。可后来得知是另一个人后,自己确实名不正言不顺的当了皇帝,便心里莫名的空虚起来。没人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御书房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看着这江山社稷的折子,这种对男人有致命诱惑力的滔天权势,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松手。何况,现在他可是身居权力顶端,一句话定人生死。
他稳了稳心神,实在是不用害怕,凡是与他作对的人,杀了便是,反正这江山子民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这自我安慰确实有效,皇帝恢复了平时的坦然。今日刚上朝,他本信心十足,知道这件事,不能马虎处理,先要看看这些朝臣的态度。如果持怀疑的人数众多,他就想办法让他们找出证据。如果人数不多,他也就当做没发生,越低调处理越好。
打定主意,朝堂上,就有御史大人对如今的京城里的谣言上奏,请皇帝定夺。现在的御史极其油滑,拒口不提自己的意见,事关皇嗣的事情,往大了说,事关国体,一天皇子不确认,一天政治局势不稳。某一天,皇子突然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