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各位同志的意见都比较大啊,我刚才说了,今天主要是讨论、研究,你们有什么意见直接说,我们畅所欲言。”
一个高校的校长站起身:“张书记,论文是科研实力的一种体现,各大高校的排名评分,也跟论文数量有关,那些职称的评定,给论文数量多的倾斜难道不应该吗?”
张恪清看着对方:“李校长,那我问一下,你们学校发表的论文,有多少是在国外承认的重要期刊上?有多少是国家级重要期刊?”
“我怎么记得你们学校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发表在咱们省内的刊物上,而你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相关刊物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也就是说那些论文是否发表,都是你们在决定。”
“今天不谈你们那些刊物的收入问题,也不谈评审是否公平,我想问一下那些发表的论文你们推荐到国家级刊物后,有几个被发表了?省级刊物的论文对你们高校的排名有多大影响?”
这种事很常见,相当于球赛中既是球员,又是裁判,可以更加轻松的操纵结果,获得积分。
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这类的中介,交钱就能让你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从而帮助某些人更快的评定职称。
在张恪清看来,这种方式极不可取,属于走上了歪路。
容易滋生出一大批水平不行的伪人才,同时还浪费大量的科研资金,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岗位,对科技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没什么好处。
“我这里有几本省内的相关刊物,除了你们各大高校、科研机构订阅,几乎没有其他销量,那些论文中的理论,有多少能够有实际产出?”
“理论结合实际,这个道理你们难道不清楚?”
“还有这上面新一期的论文,很多都是其他省高校、科研机构早就研究过的,也有一些是国外早就有了研究成果的,你们没有做出任何的创新和突破,这样的论文发表出来意义很大吗?”
“发表出这种论文的人,算得上是精英人才吗?值得投入更多的资源培养吗?”
李校长坐下来,一声不敢再吭。
张恪清拿着的几本杂志中,其中就有他作为主编的一本,很多事情真的经不起详查。
但他内心还有些不服气,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