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不管理由呢,反正有多少买多少,倒卖到缺粮食的国家绝对稳赚不赔啊。印度只是个例罢了,亏得钱分分钟就能在青黄不接的季节赚回来。除非那些粮食进口国不吃饭。
可是四大粮商没想到的是李星火不仅在印度要给他们一个当头棒喝,还要在东南亚市场给他们演一出好戏。
作为稻米的主产区,东南亚国家的稻米总产量约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30,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50以上。东南亚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就是国土广袤的印尼,第二就是泰国,第三则是国土此消彼长取代马来西亚的高棉,第四则是被李星火大量投资的文莱,它取代了国土缩减三分之一的越南成了粮食出口国。
泰国的大米非常不错,不过因为李星火和正大等泰国华裔集团的合作,扩大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连续三年下降,勉强比高棉多一点点罢了。泰国农民改种速生林木、水果、蔬菜和烟草、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比种植水稻要赚的多多了,大量的农产品被转卖给了城市化高歌猛进的米甸来满足其副食品和农产品消费的不足。
而高棉是被李星火控制的,不仅有驻军和国防承包合同,还建立了海量的粮食生产基地,基本上垄断了这个国家的大米生产销售和出口。大量的大米也被便宜的用米元、人民币结算卖给了需求量大的米甸和中国,不仅扩大的两国对高棉的工业品和建材出口,还极大的提升了高棉的城市化水平和原始资本积累速度。
文莱的水稻产业之所以突飞猛进,也和他在当地的投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星火为了开发婆罗洲上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