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宋代朱熹之后,理学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到了明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想要独自出行,怎么也是无法办到。
    那时节,一个死了丈夫的女子,如果不一辈子守寡混个贞洁牌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对她另眼相看。可怜当时妇女,即使不想守寡,可是碍于社会现状,也无可奈何。
    不光民间思想愚昧如此,官方对贞洁烈女也大为推崇,贞洁牌坊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一人守寡,全家不饿。
    何为一人守寡,全家不饿?
    如果守寡的妇女被立了牌坊,全家都会得到官方的表彰,并且拿到一笔银子,从此生活无忧。可怜可叹,这却苦了守寡的妇女们,没人管她们心里是何想法。各地政府也以立了多少贞洁牌坊为名向中央汇报,以得到中央政府的表彰,展现自己政绩。
    时人针对明朝守寡妇女流传过一个故事。
    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一天晚上被婆婆叫到了跟前。婆婆跟她说,你不必守寡,也不必在意人心,年纪尚轻,不如改嫁去罢。儿媳不解,问为何您守了一辈子的寡,也被立了贞洁牌坊,反而劝我改嫁?老人不语,拉着儿媳走到了卧室,指着自己枕边一个袋子说,你看。儿媳不解问道,这是何物?老人拿起袋子往地下一撒,瞬间屋内满地都是黄豆粒子。老人问她的儿媳,你知道有多少颗吗?儿媳摇头。老人继续说道,一共有两千三百七十二颗,每当我一个人晚上夜不能寐之时,我就在屋内撒满黄豆,然后一个一个捡起来,捡完后一身汗,天也大亮了。儿媳听后脸红了起来,低着头小声说,媳妇儿知道了。
    到底两千多的豆子能不能一夜全部捡完,并且毫无遗漏,这个谁也没试验过,也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这个故事想要传递的信息。张寿妹妹从小就听家里一个长辈跟她偷讲这个故事,所以铭记在心。
    既然当时人对女性的看法偏颇,更何况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了,想一个人出行简直是个难事,到底该如何是好?
    想到此处,张寿妹妹又犹豫了起来,放下收好的包袱,陷入沉思。
    她想到了离家西去五里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道观,名叫莲花观,观内原有几个年轻道姑,本来观内香火旺盛,也极为灵验,但恰好遇到灾年,颗粒无收、土匪横行,渐渐观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重生新婚夜,清冷夫君把我宠上天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长生仙路华笼一梦神三群聊: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