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几年,隐姓埋名过着踏实生活的探花郎重新现实,意味着身份即将暴露,这对于隐藏了许多年的林尉来说无疑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了可他仍就这样做了。是什么让他宁愿抛弃如今安定的生活进宫?必然不是因为荣华富贵,若是真心想要荣华富贵,早在许多年前林尉便不会辞官了。目的是什么,其实二人都心知肚明。
登时,朝中便掀起了两股风浪来。一拨人极力反对林尉入仕,即使是拿着先皇旨意也不成。还搬出了当初他辞官归隐的事来说道,说既然一心为国,为何当初要洒脱的走,如今又回来,怕是居心叵测。另一拨人却是极力支持林尉,只说林尉胸中有才华横略,留在朝中正好可以为大锦朝谋求繁华光景,是锦朝百姓的福祉。试看当今文官之中,又有哪个及得上林尉的才学,如此才华横溢之刃,自然要重重任用。
“当初先皇在世的时候,曾赐予臣一面旨意,只要臣愿意,终生皆为皇朝臣子。”林尉继续道:“只后来臣辞官归隐,圣旨却仍在,如今臣斗胆恳求太后开恩,臣,自请入仕——”
“滚!”林管家黑着脸走远了,一路上还能听到他喃喃自语的声音:“不学好,姑娘家,写什么情诗……。塞到床下,成何体统!”
这话里没有一丝责怪的语气,就好似一个老朋友叙旧一般。林尉跪在地上,答道:“臣哪里也没有去,臣一直就在这里。”
宣离皱了皱眉,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午后,手下的门客都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该按计划行事,不管对方来者何人,另一派却认为此事来头大有蹊跷,莫要中了敌人的诡计。这两方人各自有各自的说法,都是道理俱全,争论到了现在还没个所以然。宣离心中便有些莫名的烦躁起来。
“你疯了……”懿德太后喃喃道。
林管家回到锦英王府后,脱下身上的官袍。这么多年了,他习惯了穿舒适的料子,寻常人的样式,对于这种一板一眼花团锦簇的衣裳已经是十分的不习惯。
林尉微微一笑,朗声道:“微臣谨记太后教训。”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杨姑姑听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