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学生还是最清澈的,现在有什么心眼都往外窜,这么直白倒是不会让人不喜欢。
萧佑大大方方地说道:“虽然我还不知道师长是何人,但我若能来书院旁听,定是要与诸位师兄交流,所以无谓沾光,只是彼此互助罢了。”
这样一来也是资源整合,这小子是真的可以啊,这番话说得漂亮,结果也是不错。
学子们还有课要上,不多时就各自散去进了各自的课室。
谢兰亭也乐于收这个旁听生,尤其在私塾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先让他来旁听,现在先带他们去看书院的书舍。
书院的书舍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所有先生学生开放的公共书舍,另外一个就是谢兰亭的个人书舍,规模虽然不大,全是精品。
为了激励学生,平时不会对他们开放,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才有机会进来阅读。
今日是完全敞开了让萧天洛和萧佑来看,萧天洛一个当兵的糙人,只能靠识字看出这里面的道道,但萧佑看了一圈,突然就兴高采烈:“先生,您这里有好多孤本!”
这就叫上先生了,这个狗腿子,萧天洛在心中腹诽。
“哈哈,这正是我的书舍不轻易对外开放的原因,这里的书籍是我多年珍藏,千金不换,小公子若是喜欢,今日在这里可翻阅,只是不能外借罢了。”
萧佑现在是求知若渴,一看到这些没有机会接触的书籍就迈不开腿。
萧天洛也只能陪着他,一直看到夜间,就连晚膳也是在书院用的,这中间独留萧佑一人待在这书舍,萧天洛与谢兰亭把烛夜谈。
看到有蜡烛,萧天洛还打趣了一下:“谢院长也用起蜡烛来了。”
“公子发明的此物甚好,不会熏坏眼睛,从前价格高些,如今产量上来,价格打下去,我们也购置了一批,蜡烛与油灯混合来用,学生们的眼睛也就好多了。”
“看来书院的日子也是好过了。”萧天洛由衷地感慨道。
“托公子的福,书院的学子也能在外面靠教授算学赚到银子,且有更多贵人愿意赞助书院,如今的日子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