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祁樟果然就势提出了对有功将士加官进爵的请求,作为枢密使,这些有功将士理论上讲都是他的下属,由他提出来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出意料,果然又有人出来反对。文官对于武将的功勋向来是一边看不上又一边羡慕嫉妒恨的,不愿意看到武将晋升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岭南不毛之地与江南膏腴之地有天壤之别,征伐岭南之功岂可与克复江南之功相提并论?”
“陛下,朝廷勋爵不可轻易授人,否则封赏过滥,勋爵之贵从何体现?”
“陛下,楚王殿下他有私心呐”一名官员话音未落,只见祁樟咬牙切齿、捏紧了拳头就要冲过去了,吓得祁榛、祁槐小哥儿俩连忙一左一右拉住了他。
“四哥、四哥,息怒、息怒”祁槐边拉边偷笑。
“四哥,御前不可失礼,这是大不敬!”祁榛倒是真心拉架,毕竟是朝堂之上,总不好闹得太难看。
“楚王,朝堂之上不可胡来!”祁翀象征性地“警告”了一句,又问向杜延年,“杜相,此事你意下如何?”
“回陛下,臣理应避嫌,不便多言,免得被人说‘有私心’呐!”杜延年阴阳怪气地回了一句,边说还边拿眼睛剜了那个说楚王有私心的官员一眼,吓得那人身上一个激灵。
坏了、坏了,怎么就忘了呢!这批封赏名单里还有一个杜含呢!
征伐岭南之战杜含军功不显,所以封爵没有他的份儿。可如今不一样了,这次的新名单他是仅排在柳明诚之后的!
大意了、大意了!
就在那人后悔不迭之时,果然便有那聪明伶俐又或者叫见风使舵的,立时站出来支持给一众功臣封爵,有了开头的,便不缺附议的,一时之间,同意的便占了上风,甚至就连元震都没有明确反对。
局面大好,祁翀便从善如流,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大伙儿的建议,于是,一份崭新的封爵名单新鲜出炉:
“项国公柳明诚晋封为端郡王,以其嫡长子忱为世子;
杜含晋封平西伯;
常愈晋封定南伯;
邹浩晋封海澄伯,
柳恽晋封靖远伯;
崔铉封承恩子;
宋梓青封顺勤男”
祁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