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之时,一名兵士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地朝着宴席这边赶来。坐在下首的蔡瑁远远便望见了,他心中暗叫不好,眼神如电般射向那兵士,示意其切勿贸然上前。随后,蔡瑁满脸歉意,起身向刘表等人拱手告退,快步朝着兵士走去。
刘表等人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不过在他们看来,或许只是军中一些寻常事务,并未放在心上,依旧谈笑风生,端起酒杯悠然自得地浅酌着。
蔡瑁心急如焚,赶到兵士身旁,一把将其拉到一旁,低声却急切地问道:“到底出了何事?如此慌张!”那兵士喘着粗气,满脸惊惶,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都督,十万火急啊!豫章郡传来巨变,黄祖将军中了孙策的计策,战败被俘,连蒯良先生也一同被擒,成了人质!孙策那厮凭借着二人,威逼豫章郡城守将打开城门。不仅如此,咱们之前占领的豫章北部那些郡城,因为黄祖将军和蒯良先生在孙策手里,守将们投鼠忌器,纷纷献城投降了!”
蔡瑁听得头皮一阵发麻,只觉五雷轰顶,一把狠狠抓住兵士的胳膊,瞪大了眼睛,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几分,质问道:“你说什么?黄祖和蒯良率部投降了?这怎么可能!”那兵士被蔡瑁抓得生疼,脸上露出痛苦之色,但此刻也顾不上这些,忙不迭地解释:“都督,您误会了!黄祖将军与蒯良先生虽不幸被俘虏,可他们宁死不降,气节可嘉呐!他们部下占据那些县城,也是和孙策那边商议好了,只献出城池,部队绝不投降,还在暗中集结力量呢。”
蔡瑁听了这番解释,抓着兵士的手微微放松,紧绷的神经也稍稍舒缓了些,暗自庆幸道:“还好还好,只要人没降,部队还在,就还有转机。”可紧接着,他的眉头又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心中犯起了难,如此惊天噩耗,该如何向主公汇报呢?主公此刻还沉浸在之前的胜利喜悦与众人的恭维之中,这消息一旦说出,势必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所有的欢乐氛围,说不定还会引发主公雷霆之怒。蔡瑁站在原地,呆立了好一会儿,心里七上八下,反复思量着措辞,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