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大喜,连忙跪地叩谢:“多谢二位将军信任,我家将军定会遵守约定,绝无二话。”
在与刘繇、黄祖达成献城协议后,雷薄和李丰不敢有丝毫懈怠,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撤离事宜。豫章城内人员众多,物资繁杂,想要有条不紊地完成撤离,绝非易事。他们一面安排士兵有条不紊地整理粮草、辎重,一面调度着各营兵马,规划撤离路线,忙得不可开交。
刘繇和黄祖站在城北高处,望着从城中源源不断撤出的袁术军,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一想到即将到手的豫章城,还是按捺住了心中的不安。看着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转移,他们深知此时若贸然阻拦,极有可能引发一场混战,自己未必能讨到好,倒不如静观其变,等待兵不血刃拿下城池的那一刻。
雷薄和李丰经过一番商讨,决定由雷薄率领大部分兵力先行撤离,在豫章郡城北部扎营待命,等待李丰的后续部队。而李丰则留下一部分精锐兵力,在城南抵挡孙策的进攻,务必让孙策对城内的变故蒙在鼓里。
雷薄深知此次撤离任务艰巨,关乎着全军的生死存亡,故而在撤离过程中,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亲自断后,确保每一个士兵都能安全出城。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稳,时刻关注着四周的动静,手中的长枪紧握,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李丰这边的压力也不小,他既要组织好兵力抵挡孙策的进攻,又要随时准备接应后续的撤离部队。他深知,一旦孙策察觉城内的异动,发起猛烈攻击,自己这一方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因此,他不断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同时巧妙地利用地形和防御工事,一次次化解了孙策的进攻。
终于,雷薄率领的大部人马在城外顺利扎稳脚跟,营帐连绵,军旗飘扬。此时,他们按照约定,通知刘繇、黄祖的联军进驻城内换防。由于雷薄的大军在外驻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黄祖和刘繇的联军也不敢轻易耍什么花招。他们深知,若是违背约定,必然会遭到雷薄和李丰的前后夹击,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