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曹子建接过,道:“那你继续,我走了。”
“曹老板。”金不焕喊住了准备离开的曹子建。
“还有什么事?”曹子建问道。
“曹老板,这店铺开业这事,我想登报好好宣传一下。”金不焕开口道:“这样可以让淞沪更多的人知道店铺的存在。”
“而且我还想在开业当天,设置一些优惠政策,激发潜在客户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这个可以有。”曹子建点头道:“那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
“曹老板放心,我一定将这事给办的妥妥的。”金不焕保证道。
。。。。。。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
其诞生之初,多用作宫殿、楼阁的标识。
是华国古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直到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匾逐渐流行。
明清时,匾额之风大盛,匾额内容开始追求意境和韵味。
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商铺等以大字题于门额上,均可称匾额。
在历史长河中,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超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在华国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共享、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共有,极富特色的习俗。
既然是华国特有的文化,所以,匾额铺曹子建并没有在租界内寻找,而是直接来到了淞沪的华界。
经过一番打听,曹子建来到了淞沪的城隍庙。
同租界里的红砖绿瓦,高楼林立的建筑不同,城隍庙的商铺则是以传统中式低矮平房为主。
曹子建目光在街道两旁扫视着。
这一路走下来,他发现这里有几家匾额铺。
至于挑选哪一家来制作,曹子建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
那就是通过这几家匾额铺自己店门口悬挂的匾额精美程度来判断。
毕竟,如果连自家的匾额设计都普普通通,那对于客户的匾额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这‘朱品堂’的匾额不错,就这家了。”曹子建看着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