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也不甘示弱地争辩起来:“张老,依我之见,后面那一首才更为出色!真没想到,咱们这位世子殿下竟然有着如此非凡的风骨,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啊,哈哈哈!”
听到这两个声音之后,在场的众人纷纷不约而同地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从亭子外面徐徐走来两个人影,定睛一看,来者不是旁人,赫然正是吴天翊的两位先生——大儒德馨居士张思哲以及前任禁军教头郑绍祺!
原来,早在之前,这二人便已将前面所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经过这番亲眼目睹,他们心中对于吴天翊的印象已然彻底颠覆。
一直以来,外界对吴天翊的种种负面传闻不绝于耳,但如今看来,那些传言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实际上,眼前的这位世子非但并非像人们口中所说的那般不堪,相反,他分明就是一个在文学与武学方面皆极具天赋的奇才!
且先不提其在文学造诣上的深厚功底,单说在“武”之一道,即便吴天翊目前在炼体方面稍显薄弱。
然而,此子不仅能够吃苦耐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悟性,往往只需稍加提点便能融会贯通。
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弟子,即便是身为师傅的郑绍祺也不禁为之赞叹有加。
且说那行军布阵之法,每一次皆能展现出让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的奇谋妙略,实乃当之无愧的将帅之才啊!
有时他们甚至都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这位智谋超群的人物,居然只是个年仅十六七岁的稚嫩少年!
他们心中时常暗自思忖,究竟是何缘由导致这般惊世之才,其在外的声名竟是如此狼藉不堪呢?这个疑问犹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始终无法咽下,渐渐成了困扰着他们两人的一块儿心结!
就在这时,只见两人缓缓踏入了凉亭之中。吴天翊眼尖,一眼便瞧见了来人,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开口问道:“先生安好!”
紧接着,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满脸狐疑地继续追问道:“二位先生怎会也莅临这诗会呢?”
听到这话,那两人先是对视一眼,都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