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一个家庭举例的话,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书本、学校等额外的知识获取途径时,那么这个孩子就只能从他/她们身边的那些成年人的言行举止中,学习、建立起自己的三观。
这个孩子会当成主要的老师,去模仿、学习的那个人,一定是家里地位最高的那个人。
因为人又有性别属性,所以在向父母的学习的过程中,就是男人学习男人,女人学习女人。
(本章完)
(《周易·蛊卦》: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注:在一个六爻卦中,四爻与初爻正应,五爻与二爻正应,上爻与三爻正应。
卦变之时,正应之爻相互调换位置,是为正变。
但蛊卦由泰卦变来,是泰卦的初九与上六兑换了位置。
该动的六四爻未动。
卦为蛊,为当改之事。
当改而未改,是为纵容(裕)之意。
顾而六四爻的爻辞原文为:“裕父之蛊,往见吝。”
放在故事里,就应该是斩浪冥顽不灵,因循守旧才对。
但《周易》是先有的象,后有的辞。
所以笔者是在按照历史发展的最好结果,去揣测象意。
而不是去拘泥于现有的爻词。
易者,变也。
不变不足以谈易。
所以很多章节的情节发展,会与爻辞的解释有所出入,也就在所难免了。
只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学会用“易”的眼光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