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们知道吗?这刘家峡水电站建设初期,可真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啊。”
老工程师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魔力。
王晓宇顿时来了兴趣,好奇地问:“是吗?那当时条件一定很艰苦吧?”
“可不是嘛,”老工程师笑了笑,“1958年那会儿,条件艰苦得让人难以想象。
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很多工作都得靠我们这些人拉肩扛。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骄傲的光芒,“当时的人们可真是有干劲啊!
大家齐心协力,硬是把这座水电站建了起来。”
沈佳怡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问道:“那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吧?”
“当然有啦,”老工程师点了点头,“那时候的人们,真的是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座水电站。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抢修一个关键设备,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确保水电站能正常运行。
那种精神,真的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说着,他指着大坝泄洪孔旁的一块碑文说:“你们看,那上面刻着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诗,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写照啊!”
沈佳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碑文上刻着豪迈的诗句。
她轻声读着,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奋斗。
“真是太了不起了!”王晓宇由衷地赞叹道,“这些前辈们真的是我们的榜样啊!”
“是啊,”沈佳怡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更应该珍惜和感恩。”
老工程师听了他们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年轻人能这么想,真的是太好了。
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