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前院,里面果然坐着几个人,各个都一本正经的坐着,其中只有一个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
里面的人余光瞟见苏蓁和姜煜的身影,年长的那个人直接站了起来,笑着跟姜煜说道:“世子爷,好几年没见,更加英姿飒爽了,不愧是咱们姜家的顶梁柱!这次回来,可一定要在老家多住些时日,让叔伯们好好尽尽地主之谊。”
姜煜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行礼说道,“十叔伯谬赞了,晚辈愧不敢当,难得叔伯们挂念,这么早就登门,倒叫我们惶恐了。”
另一个叔伯也捋着胡子笑着说,“世子爷这话可就见外了,我们就是打心眼里疼你们,这不,听说你们在筹备琉璃作坊和铺子,虽说咱们都是些小门小户,帮不上大忙,可也想给你们出出主意,毕竟在这忻州,我们生活多年,地头熟,有些门道或许能帮上一二。
此话一出,兄妹二人就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了。
苏蓁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婉,“这位叔伯有心了,说起这琉璃生意,我们确实还在摸索。”
听到‘这位叔伯’这个称呼,对面的有点不大高兴,面上的笑容都僵硬了几分,其他人也还挺尴尬的。
苏蓁一脸无辜状,她本来就没说错什么啊?
旁支那么多人,而且她也很少来这里,她哪里知道所有人的称呼,她这么称呼,她自己觉得挺没毛病的。
姜煜听着妹妹的称呼,心中偷乐,面上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妹妹,怎么称呼呢?这是十五叔伯,可不能记错了。”
说着,姜煜又对十五叔伯说道:“妹妹在老家呆的很少,对各位不太熟,还烦请各位见谅!”
世子都道歉了,十五叔伯不高兴也只能放在肚子里了,面上又赶紧换上刚刚那副笑容,摆了摆手说道:“不妨事不妨事。”
十叔伯不想把话题扯的太远,赶紧把话茬子转了回来,“刚刚世子爷和大姑娘说要操办琉璃生意,我们这些做叔伯的,心里既高兴又着急。
高兴的是咱们姜家又有新的营生,着急的是怕你们两个孩子初次操持,有诸多不便。这不,我们几个一合计,就想着来给你们出出主意。”
姜煜微微颔首,客气道:“有劳各位叔伯婶婶记挂,这琉璃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