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说这话时,声音略微有些颤动。
唐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只知道,往后大军北伐功成之时。别人我不管,在我唐瞬的部队里面,抓到了从前的叛徒,嘿嘿,自然是要区分一下的。”
“南楚军中,如我这样的将领,应该还有不少吧。”
“然也。”虞翻心说,士颂这么些年一直推崇教育。
即便是在军中,也强行要求不少将领读书,不说出现一大批的儒将,就连五溪蛮族将领,也都是能分辨简单的是非对错的,而不是认死理的人。
这些将领,对于从前那些不得已而投身曹操的故旧,只怕还真会网开一面。
对于士颂,或者说对于南楚,虞翻这个出身交州的人,内心深处不可能没有一点眷恋。
只是连他自己也不分清,那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南楚政权团体的向往。
或许,也有对于士颂这位有着许多新奇想法,而且一心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的主公,有些认同吧。
毕竟,善恶之分,所有人在心底,都会有自己的一杆秤。
若是历史上效力东吴的虞翻,反正已经劝说过王朗投降孙策了,再劝说孙权投降曹操,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内心迈不过去的坎。
但这个时空里的虞翻,对于自己归顺曹操,终究有些不好受的。
毕竟,这算是他第一次背叛,尤其是在经过武陵书院对于忠义的渲染后,尤其是他还被士颂列入到《建安小人集》中去了后。
虞翻的内心有触动,但他依旧强作镇定,和唐瞬又闲聊几句,问了些交州故乡的事,可惜唐瞬常年在荆南军营之中训练军队,对于交州事,他也只能是听说往来的客商带来的消息。
简单聊过几句后,虞翻提及了曹操那边的政策。
那就是来者不拒,只要是愿意投效曹操的,不论战前战后,只要归顺就能被接纳。
唐瞬听完,哈哈一笑,问道:“仲翔先生以为,出身荆南的我也好,还是我们荆南其他子弟也好,会真的归顺曹操吗?”
“我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有些事情,看得很明白,整个荆南四郡,到底是谁治理好的,到底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安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