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为了对抗曹魏的骑兵。
同时,军中还配有轻便攻城弩,小型投石器,重型黄弩等。
架起枪阵后,就开始点射对方,逼着对方撞向自己的战略,很是简洁明了。
而长林军中,鲍隆,廖化,王平以及荆南出身的唐瞬,这些本来都是进攻性极强的将领,士颂也让他们保留了一定量的轻骑,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可以选择出击。
不论是诱敌,还是追逃,又或者是其他战术安排,也让这支长林军有更多的选择。
在长林军驻扎的孱陵县西南,名为沣县的地方。
原本的居民,都被南迁,周边几个村镇的空地,全部变成了临时仓库。
大批的军资军粮被送到了这里,而守在此处的部队,正是徐晃统领的三万侧戎军。
这支部队以轻骑兵为主,长枪马刀,以及别具特色的单手弩。
虽然轻皮甲的防御力不如那些重装铁甲,但是对于需要灵活性的骑兵而言,却很是实用。
徐晃的实力就不说了,这支侧戎军编制中的几个校尉,那也都是骑兵好手。
陈到,张泉,文休,马忠等人在士颂和徐晃的授意下,经过这几年的训练,南楚轻骑的定位越发的清晰。他们需要通过自己部队的游走骚扰,让对方的骑兵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南面的战马,不如北方草原战马,士颂从西凉购买的马匹,集中起来也无法组成重骑部队。
除了分给各位将领外,也就是保留了颂卫营这支重骑兵的高头战马的配置。
而西南地区的矮种马,除了用于后勤部队外,大部分都给了侧戎军。
保证侧戎军中的游骑兵,能最少一人三马,可以用换马的办法,完成不停的袭扰,用弓弩远程去对付敌人,敌人靠近便撤,敌人不追,我们便借着战马的灵活和机动性,进行范围性的攒射。
这支部队,颇有后世蒙古骑兵的那种味道,甚至更全面。
远距离有长弓,短距离配手弩,而且弩矢统一配的都是破甲箭和重弩弩矢,目的就是让这些轻甲游骑兵,在被曹魏的重甲骑兵给追上的时候,忽然给对方致命一击。
最后,在荆州西面,益州东面的交界处,鱼复和巫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