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查出来了,以丞相对奉孝的器重,若是毫无表示,众臣和天下,如何看待丞相?会不会说,丞相自顾自己霸业,不顾臣子安危,跟了丞相一辈子,最后身死,丞相还不帮他复仇,丞相对奉孝之器重,都是假的。”
“如此一来,不论文武,是不是都会寒心。”
“但,如今北方四州新定,二袁北逃,乌桓不稳。此时,丞相为了给奉孝报仇,起军南征,不论是士颂还是孙权,只怕都不是轻易可以消灭之人。”
“北方袁氏,若是趁机卷土重来怎么办?乌桓和辽东公孙康也出兵相助,怎么办?北方不定,难以南征,郭嘉好不容易筹谋的北方大局,却要因为仓促起兵给他自己报仇,而断送掉吗?”
“对于丞相而言,奉孝之死,就是病故。就是他郭奉孝自己贪酒好色,被掏空了身体,原因只能这么简单。”
“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丞相可依照奉孝的遗计,逐步安定北方,只能北方安稳,我等占据天时大势,南征也好,西征也罢,平定天下,便只是时间问题。”
荀攸的话,让荀彧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是啊,和谋夺天下相比起来,郭嘉的死,委屈不委屈,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了,以郭奉孝的才智,荀攸的这些话,只怕郭嘉自己也早就想清楚了,说不定在死前,也已经给曹操分析过了。
大局为重,相忍为国。
不仅仅是说给别人的,身为主公和谋主的曹操和郭嘉,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甚至很可有可能,下手的人,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特地让那商人,带着针对郭嘉的弱点,送来了五石散,送来了胡僧秘药,送来了诸多的西域舞姬。
别人处心积虑,就是要在这个时机除去郭嘉,而后曹操,却不得不忍住。
“以你的才智,只怕早就想到了吧。”
荀彧说完,轻叹一口气,问道:“你是不是已经派人去那沈府看过了,情况如何?”
荀彧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曹操可以不知道结果,但是我荀彧,还是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而荀攸见荀彧态度如此坚决,只能说道:“沈家家仆,甚至是那沈老板来邺城后,娶的妾室都在。但姓沈的自己,却不见